近日,“精品引领,向新向质”股票t加0平台,备受瞩目的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在充满创新活力的深圳盛大举办。
作为2025年影视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开年第一会”,大会十分吸睛,成功汇聚了主管部门、协会领导,视频平台与制作公司的高管,及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全产业链代表。全行业2000余名从业者齐聚一堂,带着对行业的深刻洞察与无限热忱,围绕行业面临的痛点与趋势、挑战与机遇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共绘蓝图。
面对AI、微短剧风口,核心坚持内容为王
主旨演讲环节,中制协会长、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表示,2025年是电视剧行业的破局关键之年。他分享三点行业期待:第一、以观众为本,重塑精品创作生态。第二、以创新为翼,激发行业新生力量。第三、以协同为基,共筑长期主义。他进一步指出,行业变革迫在眉睫,破局之道,在于回归“内容为王”的本质。因此,平台与公司需实现三重转变,从“流量思维”转向“价值思维”、从“长短之争”转向“表达之需”、从“各自为战”转向“开放共创”他还提到,《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这两部现象级作品印证:青年创作者正以破界之力,为行业注入全新可能。他希望大会成为行业风向标,助力产出更多精品回馈观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党委副书记、副召集人夏晓辉,以“拥抱变化、坚定信心,推动电视剧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享了2025年总台电视剧工作的规划部署和创新思考。他指出,总局将持续推动重大主题宣传提质升级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持续传承文脉、守正创新巩固深化“满屏皆精品”;持续向创新创意要效益,以新的内容模式打造新的创收增长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跃升。
中制协常务副会长,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认为,行业的问题是必须要尊重观众。他指出,行业需回归“以观众为中心”的创作本质,尊重创作者规律,避免内容注水、滥用IP和流量演员等现象。他直言,依赖流量、忽视表演匹配度或成本控制不当的团队终将被淘汰,观众对作品细节的专业评判已远超从业者预期。技术创新虽重要,但须服务于精品内容创作,而非盲目追求技术堆砌。针对行业乱象,龚宇呼吁主管部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杜绝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给予合理创作空间。 尽管微短剧当前存在格调参差等问题,但动态迭代中或将诞生精品,唯有尊重观众需求、拥抱创新与规范并举,方能实现行业长远繁荣。
中制协副会长,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分享了腾讯视频追寻“下一部好剧”的经验。他表示,平庸内容会破坏行业,好内容不断拉高上限。对于“好剧”,腾讯视频给出的定义是,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剧集。他进一步指出,剧本不好的项目肯定不会被批准。他还提到,腾讯视频明确反对“唯流量论”“唯市场热度论”,把“适配”作为选择演员最主要考虑的出发点。未来,腾讯视频将推动“后验激励”合作模式,力求创作出更多优质剧集。
著名导演,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长,春羽影视董事长郑晓龙,围绕长短剧集的形式、文艺作品的价值观两方面探讨了行业的“变与不变”。他指出,电视剧形式不断演变,短剧是形式的自然回归,微短剧是创新,但需注重内容深度,避免套路化。当下不合常理、违反常识的微短剧存在价值观导向问题,低俗内容影响观众,应加强监管。文艺作品需平衡严肃性与娱乐性,创作者要坚持主流价值观,兼顾观众需求。他强调,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创作者都应秉持现实主义态度,扎根本土文化,推动影视作品精品化发展。
中制协常务副会长,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表示,精品内容是影视产业立身之本,华策影视多年来坚持追求内容质量,推出众多契合时代、挖掘主流价值的作品,如《外交风云》《国色芳华》等,同时积极探索长短剧转化。赵依芳还指出,产业生态布局对行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华策已发展为综合性传媒公司,实现剧影漫联动和多板块协同。面对科技变革,华策成立AICG研究院,利用AI技术赋能业务。此外,她表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是影视企业使命,华策多年来坚持海外传播,搭建国际平台,助力中国影视走向全球 。
中制协名誉会长,北京京都世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尤小刚,认为微短剧兴起是时代和叙事发展的必然,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影视行业的变局和升级机遇。受传播业态和受众习惯变化影响,影视创作需变革,他以《繁花》为例,倡导从章回小说体向焦点故事链创作转变。尤小刚强调,当前长剧创作应适应观众习惯变化,短剧未来会向横屏化发展。同时,他指出广电总局已完善微短剧审查管理机制,产业发展需要良好闭环,应避免流量至上,采用区块链等技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以内容质量决定作品优劣。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指出,过去两年微短剧发展迅猛,2024年总产值超500亿,行业分成比例提升,为创作者带来更多机会。红果短剧与行业合作模式多样,包括定制剧、版权剧、引入剧,且2024年提供高额内容预算,还积极开展内容共享。同时,乐力也提及短剧行业存在质量、同质化、盗版等问题。红果短剧通过提高内容准入门槛、补贴稀缺品类、打击盗版等措施加以应对。展望未来,乐力对短剧内容升级充满信心,横屏短剧和竖屏短剧制作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等都将成为发展重点,红果短剧将持续探索,推动行业发展。
易凯资本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冉,深入分析剧集产业现状。他指出,过去15年网络视频市场规模大幅增长,但影视公司市值增长缓慢,核心问题在于长剧缺乏续季和衍生能力。对比美剧,长剧成功模式在于续季和衍生,且需高投入。王冉认为短剧是剧集行业补充,部分短剧未来或走向精品化、续季化,多数短剧谋求电商和广告变现。未来短剧发展方向包括精品化、广告拉动、电商转化等,4 - 22分钟时长剧集有较大探索空间。此外,他还提到AI对影视行业影响深远,未来将实现成本节约和创造增量价值,推动行业变革。
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直击四大核心痛点
大会期间,中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苏晓代表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2024中国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通过详实的市场数据,直面行业困境与成果,力图为剧集产业找寻新的航向。
他表示,2024年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值得骄傲的一年,20部代表作品涵盖主旋律、多元题材及创新续集,部分剧集带来平台收入超10亿元。他指出,行业需进一步培育爆款内容,推动单剧商业价值向20亿、30亿迈进,以提升整体产业影响力。
但同时,行业仍有四大核心痛点亟需解决。
一、产业需要超过200部/年的土壤。当前电视剧与网络剧年播出量持续下滑,视频平台因用户增长放缓缩减产能,超半数项目亏损。苏晓强调,年产量需超过200部以上,才能保持良心的土壤,避免资本与人才流失导致创新乏力,建议政府与平台合力稳定市场基础。
二、短剧集,要能挣到钱。近年短剧(20集内)因成本高、播出周期短难以盈利。对比奈飞模式指出,国内平台会员基数与付费能力不足,单集成本受限,建议尝试多平台联播分摊成本,同时探索短剧广告与会员收入新路径,推动制作方与平台“双向奔赴”。
三、风险,得一起扛。调研显示,超六成制作公司面临资金短缺,32.3%企业近三年亏损。苏晓呼吁打破传统“甲方乙方”关系,鼓励制作方与平台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创作者片酬与播出效果挂钩,以激发行业活力。
四、盗版,坚决开战!盗版问题每年造成平台超200亿元损失,且夹杂不良信息危害青少年。网盘、搜索引擎、短视频为盗版“重灾区”,部分平台以“避风港规则”“二创”为由消极应对,呼吁完善法律、跨部门协作根治顽疾。
苏晓总结,剧集产业正经历商业模式与形态的巨变,但“内容为王”的初心不变。面对短视频冲击,行业需凝聚共识,以优质内容争夺用户时长,构建健康生态,迎接未来机遇。
平台年度趋势与市场需求:政策荟聚、精准解读
下午的平台年度趋势与市场需求发布环节,来自总台、长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电视剧联制联购联播机制、深圳市福田区的代表,逐一发布年度趋势及对内容的需求。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英首先对深圳市福田区的营商环境作推介,她介绍了深圳及福田的优势,诚邀影视行业人士合作。深圳是经济中心城市,影视产业集聚,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福田作为深圳的核心区域,是文化中心,文化企业集聚,文化设施完善,人才丰富。袁英表示,福田出台了支持传媒产业发展的政策,希望与影视行业在制作、金融、传媒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共赢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纪录中心电视剧项目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马骏表示,“大剧看总台”是价值体系,总台爆款剧集实现破圈传播,彰显主流价值观传播力。总台大剧在题材选择上,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守正创新,历史题材诗史相融,现实题材共情共鸣,还积极探索中国式类型剧。在运营体系方面,总台创新叙事话语体系,注重小人物刻画、细节表现等;优化全方位服务系统,提供全流程创作把关、宣传推广、舆情引导和版权合作保障;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长短结合开拓短剧赛道,影剧联动,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技术赋能。总台希望与行业共创精品,共同应对行业变革挑战。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潇指出,长视频行业正面临深刻变革,用户行为碎片化、注意力下降,内容供需和商业效能存在痛点。为应对这些变化,爱奇艺计划在内容上吸收中短视频优势,摒弃注水套路,提升商业效能,注重情感共鸣、叙事效率和成本控制;在规格上,推动长剧系列化、短剧精品化、微剧工业化;在交易模式上,追求自制、定制、版权、分账等模式的多元平衡。此外,爱奇艺还将大力发展AI辅助内容创作,推动智能生产和制作的行业标准建设,加强版权保护,努力提升长视频的品质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分享了爱奇艺微短剧发展策略,他表示,爱奇艺将持续在微剧场和短剧场上发力。爱奇艺微剧场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内容需求包括都市甜宠、世情打脸、复仇逆袭、古代言情等女频,都市爽剧、传奇、悬疑、武侠玄幻等男频;短剧场推出精品短剧百部计划,内容方向包括极致化推陈出新的古装题材;高门槛低时效创新题材:刑侦悬疑罪案、喜剧反讽;强代入情绪社会流题材:都市伦理、女性觉醒+婚姻/反家暴;消费潜力人群:男频爽剧、小龄用户。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在大会分享了腾讯视频在剧集创作方面的变与不变。她指出,行业面临网络剧数量下降、微短剧崛起、用户变化等情况,用户对内容质量要求提高,情绪价值成为内容胜负手。腾讯视频将保持内容稳定投入,坚持双维度评估体系,推进后验激励模式,让创作者获得更多回报。在剧集预算分配上,将部分资源转移到短剧赛道。在内容需求方面,腾讯视频需要超级头部内容,满足爱燃赛道情感诉求,创造全民热度;也需要精品垂类内容,在价值导向和商业价值上实现突破,推动剧集高质量发展 。
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啦,分享了腾讯视频在短剧赛道的思考。腾讯视频自2019年首创精品短剧赛道,已打造成熟生态体系,2024年精品短剧票房超4亿。其完善的生态能力基建包括平台产品和技术能力,为内容分发和创作提供支持。在合作方面,腾讯视频坚持公平原则,通过前瞻性激励政策、阶梯式人才扶持和陪伴式合作模式,赋能创作者。在作品打造上,提出烟火气、少年气、新鲜气的创作方向,并分享内容、节奏和传播层面的创作要点。未来,腾讯视频期待与更多伙伴合作,共同打造更多优质精品短剧。
优酷副总裁刘燕红在大会上围绕“创新”主题,分享了优酷对行业的理解和内容变化方向。她指出,观众观剧需求变化显著,对剧集要求提高,对新题材、新设定接受度增加,对IP改编来源接受度扩大。基于此,优酷提倡有效创新,包括拓宽IP来源视野,关注非传统渠道选题,依赖年轻编剧;鼓励内容创作在角色塑造、人物关系和故事角度等方面创新;升级美学理念和拍摄技术,追求极致视听体验。同时,刘燕红介绍了优酷在不同赛道的新内容储备,涵盖科幻、历史、悬疑等题材,期待为市场提供丰富优质内容,推动行业发展。
湖南卫视党委委员,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海,分享了芒果双平台的内容需求与创作思考。他指出,影视行业面临焦虑,芒果选择“看清路,做自己”,利用自身内容、创新和年轻基因,输出优质内容。同时,芒果强调顺创作规律、逆投机潮流,打破对大IP、大流量的依赖。在内容储备上,芒果注重可持续工业化生产和高品质内容输出。后续内容需求主要有四个方向:主流价值的青春转译,以轻松手法表达重大题材;现实主义的新鲜切口,以小见大或以虚写实;类型题材的情感共振,以情感和人性洞察拓展叙事;青春情感的破壁表达,深入体察年轻群体,讲述他们的故事,期待与行业共创优质内容 。
上海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影视剧购播部采购总监朱庆竞,代表电视剧联制联购联播机制,发布合作机制。他指出,在行业面临困境时,三联机制应运而生,旨在增强电视大屏内容活力,推进大小屏融合。该机制由多家卫视轮流担任轮值台,建立协商协同机制,核心任务是加强电视剧和网络剧制作、采购与播出的联合。其合作机制包括推动一剧多星播出、深化网台同播、构建联制合作。现阶段,三联机制已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取得显著成效,多部剧集实现多星联播和网台同步首播。未来,机制将继续扩大合作范围,发掘优秀作品,推动多星联播、大小屏融合,探索创新模式,以促进电视剧行业可持续发展 。
红果短剧制片负责人沈志远介绍了红果短剧的发展成果与未来规划。红果短剧2024年增长迅速,为行业提供大量创意和资金支持。2025年,红果短剧全面升级,内容题材需求升级,五大题材需求旺盛,开放产能招募;制作品质需求升级,追求精品化,以数据证明制作精度对用户消费意愿的影响。同时,对合作方支持力度升级,资金扶持上加大预算,提供启动资金,创新题材分账保底上浮;合作模式上,推出选本新模式,开放剧本库;内容辅助上,上线灵犀2.0创作者工具,构建创作生态,旨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提升行业水平 。
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钱立立分享了抖音短剧春节档情况及2025年业务提升方向。春节档抖音短剧成绩亮眼,多部剧集用户观看量破亿。通过复盘发现,爆款短剧具备提供正向情绪价值、承载经典故事价值、关注当下社会价值的共性。2025年,抖音短剧在产品策略上,将丰富短剧入口,提升用户追剧体验;在商业化方面,依托自身变现基础,为创作者提供多元变现方式,助力内容创作;在合作政策上,投资出品模式加大投资比例,降低创作者门槛和风险,版权合作给予不同等级合作金,还提供宣发运营服务,推动短剧精品化发展 。
大会期间,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召开第三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对协会后续工作部署、会员服务等做了详细分享。晚上,“金树林·绽放之夜”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年度盛典在深圳广电隆重举行,《山花烂漫时》获得年度剧集,于和伟、宋佳分别获得年度男女主角。
这场 “开年第一会” 意义非凡。大会上,各方代表围绕行业痛点与趋势深入探讨,不仅凝聚了行业共识,更激发了行业创新活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影视行业将朝着 “精品引领,向新向质” 的方向大步迈进,创作出更多优质作品,实现高质量发展,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南方+记者 郭悦
主办方供图